您现在的位置是:户限为穿网 > 休闲
之江生物红利消退后业绩变脸 两大重要股东合计减持3.6亿元
户限为穿网2025-07-09 14:04:29【休闲】8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 和讯股票 权婷2020年凭借核酸检测产品实现业绩暴增的之江生物,在核酸检测产品持续降价、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之下,2021年业绩变脸。随着核酸检测产品大量上市,集采不断推进,产品价格大幅降低,以
原标题:之江生物红利消退后业绩变脸 两大重要股东合计减持3.6亿元|和讯曝财报
来源: 和讯股票 权婷
2020年凭借核酸检测产品实现业绩暴增的生物之江生物,在核酸检测产品持续降价、红利后业合计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之下,消退2021年业绩变脸。绩变减持
随着核酸检测产品大量上市,脸两集采不断推进,大重产品价格大幅降低,股东以核酸检测产品为主营的亿元之江生物股价也在波动中下跌。就在今年年初,生物之江生物股东还抛出大额减持计划。红利后业合计
核酸检测红利逐步消退 净利润同比下滑18.61%
数据显示,消退之江生物实现营收20.19亿元,绩变减持几乎与2020年持平,脸两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大重实现净利润7.59亿元,股东同比下滑18.61%。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之江生物表示,主要系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导致公司对应产品毛利下降。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大市场开拓,对应的销售费用增加,以及增加了研发投入。
之江生物主营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子诊断仪器及其他三类,其中核酸检测试剂盒是之江生物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1年,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收入11.75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8.2%;分子诊断仪器实现收入3.43亿元;其他实现收入4.76亿元。
2021年,尽管核酸检测试剂盒产生的营收规模接近12亿元,但相较2020年,却同比减少2.17%。与此同时,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营业成本大幅增加,同比增长达57.95%,这也直接导致该业务的毛利率骤降13.8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核酸检测产品仍呈现降价趋势。4月9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合部署新一轮全国新冠核酸检测降价,于4月8日前将公立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的单人单检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分不高于28元,多人混检政府指导价下调至每人分不高于8元。
4月2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调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试剂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通知,之江生物主动申请降低其部分产品中选价格,其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降至6.8元/人份。
此前,之江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倪卫琴认为,检测试剂赛道整体头部效应较为明显,之江生物一方面可以进行内部成本把控,质量控制,同时也尽可能开发更多的新品来提升竞争力。
但与其他核酸检测上市公司相比,之江生物新冠检测产品营收增速并不乐观。2021年,之江生物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17%,而(002030)、、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比例为64.48%、96.06%、135%。
两大重要股东合计套现3.6亿元 3个月股价腰斩
笔者注意到,4月1日,之江生物披露股东减持股份进展公告,公司第三大股东宁波睿道于2022年2月9日至3月30日期间,减持176.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91%,减持金额6681.62万元。
宁波睿道于今年1月17日盘后披露其减持计划,同时披露减持计划的还有之江生物第二大股东磐信投资。根据减持计划,宁波睿道拟减持不超过194.7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磐信投资拟减持不超过973.5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
3月10日,磐信投资减持完成,减持比例3.67%,减持总金额高达2.93亿元。截至4月22日,上述2股东合计减持金额达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之江生物在今年之初涨势良好,并在1月14日达到高点79.36元,随后大幅下跌。在1月17日跌停后,上述2位股东抛出其大额减持计划。
4月22日收盘,之江生物报36.8元,单日跌幅1.87%,总市值约71亿元。较1月14日的高点,累计跌幅已达53.63%。
很赞哦!(818)
上一篇: 管涛:债市、汇市与美债丨汇海观涛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三战IPO,昔日淘宝国货美妆第一名如何挽回失去的十年?
- 绍兴黄酒集团孙爱保:要铭记黄酒的地位,增强自豪感,还要多与其他酒类去比
- 王宁利和刘持金为苏庆灿开启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
- 高乐股份2.9亿易主后开启新能源转型 朱俭勇兄弟拟投20亿布局纳米固态电池
- 上市银行可转债转股率分化明显
- 辽宁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喜受贿案一审宣判
- 回归地球的特斯拉还有市梦率光环吗?
- Stellantis成立汽车软件部门,力争2030年每年增收200亿欧元
- 李大霄:房地产政策迎来第四支利箭 利于稳房市稳经济助推股市走牛 第四支箭将小牛射醒了!起跑!
- 成都2022年二手房成交创纪录:成交套数同比增加200%,正式迈入存量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