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是应对挑战最好的方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的李稻数据,4月份疫情总体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好中但这种影响是国自短期的、外在的事情式,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应对长期向好的挑战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最好高质量发展的李稻大势没有改变。 在日前举行的好中以“动荡中的2022——全球与中国经济及政策展望”为主题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国自面对复杂挑战,事情式中国最重要的应对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严格抗疫既要保证疫情不扩散,挑战还要保护经济发展,最好保经济就是李稻保住未来的健康和生命。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诸多风险挑战,最重要的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这是应对挑战最好的方式。从国内来说,做好自己就是要好好控制疫情。”李稻葵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高的平均寿命,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已经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今天的77 岁,而过去30 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每年提高了99 天。 他表示,以此来评估2020年以来的抗疫成绩,抗疫可能让中国避免了400万生命的损失,相当于让14亿中国人每人增加了10天的寿命,平均每年5 天。 他进一步指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健康水平、增加人均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过去30年或20年,人均消费如果上升或者下降一个百分点,会使人均寿命提高或减少10天。 “严格抗疫的两个战场第一是保证疫情不扩散,第二就是保经济。”李稻葵说,保护产业链就是保护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美国最近举行了美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宣布将投资1.5亿美元用于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我们不能自毁长城,只忙着减少感染,把产业链忘记了。保住产业链,让未来每年的经济增长增加0.1%,折算成人均寿命就能增加6天。既要保住今天的生命,还要保住未来的健康和生命。” 李稻葵建议,面对疫情风险,一线工人可以不要居家隔离,而是暂时集中起来在工厂旁边隔离,一边生产一边隔离。为了不让消费下降的历史惯性影响未来的消费,以上海为例,可以给上海市600万个家庭中收入最低的60万个家庭每户1万元现金,同时给被集中起来需要隔离的人现金补助,以此稳住未来的消费。 “稳住未来的消费就是稳住健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经济就是保生命。现在大家关注不够,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做到位。”李稻葵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长安160周年 以“最长安”状态创新未来
- “2022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登上热搜榜
- 受洪水肆虐影响夸纳省经济活动陷入停滞
- 俄联邦审计署:俄罗斯今年总体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7%至20%
- 债基“惊魂”何时休?近三个月持有者大部分亏损,一天跌12%还能买吗?
- 欧洲航天局与俄罗斯中止在月球项目上的合作
- 中国海油成立新能源分公司 “三桶油”新能源布局各有千秋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于4月21日在葡萄牙议会发表视频演讲
- 射门成功没?世界杯裁判要看这块腕表才知道
- 美媒:芬兰很快会决定是否加入北约
- 总资产超800亿的重庆能源,申请破产重整!
- 新市民金融服务渐次落地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造成38人死亡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现场
- 事关股市!中纪委罕见发声
- 长江河道建酒店谎称“水利设施”,西沙湾星空酒店什么来头?
- 戴森发布全新精细清洁配件套组 清扫隐秘的角落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个人银行账户管理趋严,浦发、农行等银行下调线上交易限额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启动2022年重点课题研究申报工作
- 续创纪录!美国3月PPI同比增长11.2% 大幅超预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