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不要轻信“找后门”低价办理养老保险
最高法提醒老年群体,找后门不要轻信“有关系”“找后门”办理养老保险,最高更不要听信“神医”“神药”“包治百病”等。轻信 8月24日,办理保险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养老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段及其危害。找后门 据最高法介绍,最高为依法有效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轻信这批案例主要集中在重点打击的办理保险六类养老诈骗犯罪。案例一,养老被告人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找后门承诺高息回报、最高享受床位优先居住权、轻信入住打折等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办理保险实施非法集资。养老案例二,被告人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承诺高额福利消费卡、货币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年人投资“养老公寓”项目,致使老年人钱财遭受损失。案例三,被告人以销售“养老产品”为名,利用虚假宣传获取老年人信任,鼓吹投资收藏品能够获得高额利润,骗取老年人高价购买廉价批发的收藏品,收藏“艺术品”变成高价购买赝品。案例四,被告人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抵押房屋获得资金,再购买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行非法集资之实。案例五,被告人以代办“养老保险”为名,谎称有能力代办“养老保险”,骗取老年人钱财。案例六,被告人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以义务诊疗、免费医疗咨询等获得老年人信任后,夸大病情、虚构保健品为“特效”药品,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6个案例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养老诈骗“套路”手段及其危害,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有利于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 通过6个案例,人民法院提示广大老年群体选择“养老服务”时,要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养老企业、养老机构。投资“养老项目”和购买“养老产品”时要多思多虑,多与子女商量,不要轻信所谓“高额返利”“高价回购”等宣传,自觉抵制高利诱惑,时刻绷紧防范意识这根弦,时刻保持理性投资、理性消费。 办理“养老保险”时,要通过政府网站、居委会、村委会等有关部门详细了解国家和地方政策,依法依规办理,不要轻信所谓“有关系”“找后门”可以低价办理等。看病就医时要到医院,不要被所谓免费讲座、免费诊疗等蒙蔽,更不要听信“神医”“神药”“包治百病”等。广大老年人要多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养老诈骗宣传教育,充分了解犯罪分子惯用“套路”手法,踊跃举报养老诈骗犯罪线索,牢牢守住“养老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河北石家庄:多个区域防控措施暂调整为“出户不出小区”
- 三妻六院指什么生肖
- 激励你高考奋力拼搏的励志文案 你很漂亮 人生也要漂亮
- 逛公园作文450字
- 可斯贝莉再获融资,它想做面包界的“华莱士”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视
- 闰月鞋一定要买吗
- 精辟的人生短句,读来醍醐灌顶
- 湖南省直公积金中心:二手房过户后不能申请公积金组合贷
- 蓝屏助手,蓝屏代码查询app
- 不想离婚的最好办法
- 换汤不换药!实控人被重罚 入职不足两月的新董事长能否“挽救”生物谷?
- 继美团、B站、字节跳动之后 蚂蚁集团拟在上海新增办公区
- 烤菠萝是用多少度几分钟
- 2019年学生励志座右铭
- 中国统计年鉴
- 中铁建拟转让苏州京兆房地产20%股权 底价约2亿元
- 适合教师的经典座右铭
- 河南永州道县和一国际大酒店被拍卖 底价2.44亿元
- 驾考新规!3月1日起新增科目三“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知识考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