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会否加大通胀风险?国家统计局回应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18日举行的疫情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管控国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今年以来,加大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统计对国内的风险影响也在加大。但总的疫情看,商品和服务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管控国保持价格稳定具有较好基础。加大局” 当天的通胀统计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现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比较大,进入4月份以后,风险更多城市实行对疫情的疫情管控,同时价格又往上走,管控国这会不会加大滞胀的加大局风险?” 付凌晖说,统计显示,通胀统计今年以来,风险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一季度,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比1-2月份涨幅略有扩大。核心CPI上涨1.2%,涨幅与1-2月份持平。从月度来看,3月份CPI涨幅有所扩大,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核心CPI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 谈及3月份CPI涨幅扩大的原因,付凌晖表示,主要是受鲜菜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受疫情和天气因素影响,3月份鲜菜价格由上月的同比下降0.1%转为上涨17.2%。3月份国内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3.4%,涨幅比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影响CPI上涨1.32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近九成。 “从走势看,尽管存在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部分鲜活食品短期供给压力,但总的看,CPI保持温和上涨的有利条件比较多。”付凌晖说,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需求仍处在恢复之中,对价格拉动作用有限。从供给看,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库存充裕,生猪产能总体恢复,猪肉供给总体充足,价格还在下降。 他表示,中国商品和服务市场供应能力比较充足,3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同时,市场保供稳价的措施还会持续显效,也有利于价格稳定。“价格保持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态势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力神杯”东莞造!这家公司连续28年为世界杯供货,订单数量刷新高
- 博时宏观观点:近期债市短端调整到位,长端上行空间有限
- 7万元可考研“包过”?“技术总监”等人被判刑
- WTI原油日内暴跌6
- 多省发文促药店集约化发展,单体店将迎淘汰潮?
-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专家称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
- 当考古遇上人工智能
- 易纲: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 药品网售企业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怎样加强监测?官方解读
- 不懈奋斗 自主创新 弘扬企业家精神 A股市场孕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 “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榜单发布,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
- 逾40只基金开启跨年发行 权益产品迎布局机会
- 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 租金可调控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 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以色列央行再加息 基准利率创10年来最高纪录
- 稳楼市,央行、银保监会再次发声!信息量大
- 高盛:美欧或通过超1600亿美元投资提高电动汽车电池自主供给能力
- 房源、租金和通勤:北京“新青年”租房图谱
- 多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露营有序发展 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建设营地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造成38人死亡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现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