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问题在哪里
在过去5年里,学撤销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共事专业,从83所大学的业管业问名单上消失了。高校专业的理专撤销和新增,实际是题里一项非常正常的事。根据教育部的学撤销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共事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业管业问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理专最近一次是题里2022年3月,全国高校一共新增了31个本科专业。学撤销与此同时,共事撤销了804个专业。业管业问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待5年内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专未必有那么值得惊讶。题里毕竟,大学的专业设置确实要考虑与时俱进,该新增的新增,该撤销的撤销,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但是,一个专业因何而撤,因何而增,却应该被严肃对待。比如,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高校撤销专业的理由大多是“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然而,如果说“生源不足、就业质量不佳”还可理解为是社会观念和需求产生了变化,那么,“教学质量不高”,是否说明高校在最初设立某个专业时就属于“冲动”行事,根本就不具备足够专业的能力?
有高校教师在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时指出:“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从此番解释不难看出,至少在一部分高校,该专业在设立之初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就是存疑的。或许,正因为它好“糊弄”,所以成了一些高校追求专业扩张的优先选择。
也就是说,一些专业的设置,并不是从专业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来考量,而主要是满足学校的功利化目的,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同样的,撤销某个专业,一些学校也可能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小九九”。比如,从就业率来考虑某个专业的去留,似乎成了一道“铁律”。像最近就有地方提出,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这或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影响学校和地方的就业率考核。但其实,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并不一定是说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也可能是专业培养能力不够,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对专业的撤销,显然也应该有更周全的“专业”考虑。
不管如何,高校专业的设置与撤销,都应该有基于专业本身发展的理由。首先应该明白,高校毕竟不同于职业培训学校,它所培养的人才应该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但是,契合社会发展需要,不完全等于就业率高。比如,一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可能是因为学校自身的培养能力不够,一些专业则本身属于基础性学科,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做准备的,而不完全是为了就业。同样的,如果高校设置新专业,也仅仅是看什么流行就上什么,而不是真正考虑学校的定位以及相应的专业师资力量,这显然也是武断的。
对于高校专业来说,不论增加还是撤销,都应该回归最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视角,而不仅仅是被就业率的高低等外部因素牵着走,我们的学科发展才能少一些外行,多一些专业,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科学。
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10日 08 版
(责任编辑:休闲)
- 北证50开门红!首批指数基金也来了,8家公募上报,北交所驶入指数投资时代
- 嘉实、华夏、南方等6家基金年内调研超千次,聚焦新能源等领域
- 三元股份再拿下 太子奶40%股权
- 美国芯片法案 大手笔还是毛毛雨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城正式开售
- 三星Galaxy Tab S9和Z Tab Fold折叠屏平板电脑于明年同步推出
-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
- 鸿星尔克的隐与忧:被质疑借慈善营销,通过捐赠去库存
- 雨枫:蔚来ET5要在一年之内打败宝马3系挑战很大
- 多地“保交楼”政策举措落地:购房人称“放心” 从业者盼“扩围”
- 原来我们都开错空调了!这样开空调更制冷更省电
- 过去三年A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 这些地区上市公司财报最可信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卓创资讯成品油:原油底部下移 2019年来首个“四连跌”即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