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进度!上半年发行3.4万亿专项债 下半年财政“增量政策”还有哪些?
作者: 陈益刊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是增量政策当前稳经济一大重要抓手,下半年动向备受市场关注。抢进 根据各地发债公开数据统计,度上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约3.4万亿元,半年半年创近年新高,发行基本完成了国务院要求的专项债下上半年完成发债任务目标。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财政下半年如何快速用好这笔资金成为关键,增量政策尽量避免资金闲置、抢进资金被挪用等老问题,度上真正形成实物工作量,半年半年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效应。发行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入“空窗期”,专项债下这对下半年尤其四季度基建投资影响值得关注,财政可以考虑通过动用存量专项债额度、增量政策提前动用明年专项债额度等方式,适度增加下半年举债额度,以稳投资稳经济。 真正花好超3万亿资金成关键 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可以说史无前例。去年专项债多数集中在下半年发行,而今年则相反集中在上半年,以尽快发挥债券资金稳增长效应。 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有3.45万亿元已经下达至各地用于项目建设。国务院要求3.4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截至今年上半年各地实际发行了约3.4万亿元专项债,发行进度约99%。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吉富星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专项债靠前发力,总体规模、发行速度、支出进度均将创近年来新高,将有利于尽快尽多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拉动有效投资,更好实现稳增长、补短板、惠民生目标。 “预计在专项债集中发力基础上,银行信贷、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形成有力补充和配合,预计未来基建投资会保持高位增长,有利于稳定各方预期和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吉富星说。 下一步如何真正花好这笔巨额债券资金成为关键。根据近些年各地审计部门公开信息,部分专项债项目资金用途管理不严格,债务资金闲置存在一定普遍性等,这都影响了专项债资金效应发挥。 比如,近期审计署披露,审计发现有10个地区违规将136.63亿元专项债资金用于企业经营、人员工资等,33个地区217亿元专项债资金闲置1年以上。 吉富星表示,近年来,“资金等项目”、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今年进度加快后,少部分地方前期工作不扎实、使用管理跟不上等因素导致一些局部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近些年专项债规模增长速度比较快,专项债资金规范使用很关键。比如目前专项债资金闲置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扎实,项目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在专项债资金投向方面,财政部已经有相关文件予以规范,目前必须严格执行;挪用专项债资金发工资等,应该给予严处。 财政部此前表态今年7月份将实现对专项债项目的穿透式监测,此举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穿透了解项目单位建设运营情况,重点掌握债务资金从国库拨付到项目单位以后的情况,目的在于推动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吉富星表示,最后,对短期内难以继续建设实施的项目,将闲置资金按程序调整用于其他符合要求的成熟项目,或者跨区域调剂至管理使用良好、剩余项目资金有效需求多的地方使用。 财政部去年已经发文规范了专项债用途调整,近些年已有部分地方将闲置资金调整至其他项目。 是否增发专项债引关注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半年依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是否考虑增加发行专项债额度来稳经济,是未来专项债一大看点。”温来成说。 吉富星表示,当前需要超前谋划、加强“重大项目”和“增量政策”双储备,结合形势发展需要,推出一些增量政策,更好实现跨周期调节、保障下半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或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告诉第一财经,下半年“准财政”在发力,新增8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贷款额度,创设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作为预算内财政有效补充。剩下的财政收支缺口,可以考虑通过动用存量专项债额度来解决,此前地方也这样做过。 去年底存量专项债额度大概在1.5万亿元,预计可行方案是地方发行几千亿元,这样财政收支缺口大部分可以得到弥补。不过剩余限额地区分布不均、优质项目储备不足等,可能影响专项债“加量”效果。 除了动用存量专项债额度外,目前业内建言的另一种增加专项债额度途径,是提前下达2023年部分专项债额度,并调整预算将这笔明年专项债额度提前至今年四季度发行。此外还有专家建言发行特别国债,部分可以像2020年一样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人寿保险一分公司被罚12万:大病保险理赔支付不及时
- 今年首只新发募集超100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出现了!
- 音响、皮革、电池货不对板 高合汽车被车主集体起诉“退一赔三”
- 嘉凯城:恒大母公司广州凯隆所持约9496万股股份再被冻结
-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 央行主管媒体:稳增长合力推动“中国号”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 今年1至5月,中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同比增长40.3%
- 上半年风电招标创历史新高 陆风机组价格拐点已现?
- 日本2比1逆转德国
- Prime会员遭遇“退订难”,亚马逊承诺点击两次即可取消订阅
- 泡沫一个一个被刺破:新西兰房价创十三年来最大跌幅
- USDA报告“靴子落地”,美豆进入天气交易密集阶段
- 国信证券:首予远东宏信买入评级 合理股价6.9-8.1港元
- 经济衰退“对垒”供应短缺 华尔街上演大宗商品价格多空鏖战
- 关于A股、3季度、中国经济 刘珺、刘元春、王庆等重磅发声!信息量、含金量大
- 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二季度GDP增长1%左右 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逐季回升
- 选资本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要求明确了
- 英国央行警告:银行业应为经济风暴做好准备
- 中粮期货:生猪上涨趋势清晰 跟随趋势做多
- 绿色能源新突破!我国出现首个年实际发电量达产的光热电站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