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等:应对经济三重压力, 既要政策也要信心

探索 2025-07-07 02:15:28 24889

原标题:应对经济三重压力,中国政法重压政策 既要政策也要信心

文|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彪

2022年的刘纪力既全球局势云谲波诡,近期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应对也信大量研究机构的经济报告都在预测世界经济的衰退,主要是中国政法重压政策认为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尚没有得到解决,继续对经济造成冲击,大学同时,刘纪力既东西方大国之间的应对也信文明冲突从价值理念持续向经济竞争延伸。国内而言,经济社会稳定的中国政法重压政策关键是经济稳定,而经济稳定的大学三大主要指标是 GDP、通货膨胀和就业率。刘纪力既

从经济增长数据看,应对也信中国几大重要城市的经济一季度经济数据都一定程度下挫,全年GDP5.5%的增长目标面临较大压力。央行前日发布金融数据,4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明显下降,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这两个数据都表明当前对金融的总需求不足,形势严峻,部分民营企业可能从贷不到款已经转为不敢贷款。

从就业率的角度看,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其中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高于总体6.1%的水平。青年人思想活跃,最具备创新意识,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后进入社会,青年群体都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就业问题。

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伴随着原油价格的进一步拉动,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首次突破2%。一是外部因素,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阻,能源供给不足,石油价格持续上升带来输入性通胀。二是内部因素,受食品价格周期和消费触底回暖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升。 

面对稳定经济的三重压力,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亟待发力,同时建议拿出有效举措提振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我国提振金融需求,解决就业压力主力军是民营经济,而振兴民营经济还要帮助中小微企业家树立不躺平、不摆烂的心理,建立对未来预期的信心,企业的信心建立起来了,就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主要经济体当前也面临高通胀问题,为了化解这一矛盾,选择改善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例如美国拟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恢复贸易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国内外环境的改善,对中国股市具有止跌的利好作用,2022年如此重要的年份,相信更强有力发展经济的措施也即将到来。

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应完善进退有度的资本市场生态,健全张弛有度的监管环境,适时推出资本政策振兴中国资本市场,以一个强有力、高标准、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而不是单一靠传统的银行借贷间接的融资手段推动经济发展。以有序市场来防范、化解无序风险,这是实现我国经济直接融资转型、推动企业现代治理结构完善的需要,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需要。

本文地址:http://bbs.nottowaymalamutes.com/html/395c3749923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合肥:消费者下半年报废旧车并在本市注册置换购买“国六”标准新车 每辆补助3000元

工信部: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每百公里5.13升,新能源乘用车生产309万辆

创金合信基金王婧:市场仍在修复过程中

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全球化”是一条危险的死胡同

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国务院表扬激励城市和相关重点园区建设

作弊被开除!大学生起诉高校,法院判了……

台当局宣布升息0.125个百分点,下修经济成长率至3.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