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的新资本局:从“海底捞”到“海外捞”
文 / 李丹昱 来源:新消费日报 张勇的海底捞海底捞“矩阵”又将壮大。 7月11日晚,张勇资本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新到海其正考虑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称 “Super Hi”)的外捞股份,进行实物分派方式的海底捞分拆及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的可能性。Super Hi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从事餐饮业务。张勇资本 海底捞董事会认为,新到海建议分拆(如进行)符合本公司及股东的外捞整体利益,因为建议分拆可使Super Hi的海底捞业务及本集团的其余业务在其各自的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张勇资本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据公告消息,新到海目前Super Hi尚未向联交所提出Super Hi股份的外捞上市申请,分拆也尚未实现。海底捞 截止发稿前,张勇资本海底捞方面并未就此事对新消费日报记者作出进一步回应。新到海 从2021年财报来看,海底捞海外业务已经开始恢复但整体占比有限。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业务收入分别为77.28亿元、149.04亿元、142.30亿元、27.22亿元,同比增长30.3%、32.2%、74.8%、22.3%,占总收入比重为19.52%、37.65%、35.95%、6.88%。 随着国内火锅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底捞不断提升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 “海外防控政策放松后,对餐饮业稳定发展是一个利好,也为国内餐饮企业出海提供了机会。但从客群来看,海底捞海外门店的主要客群仍是华人群体,仍需要进一步适应市场,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口味。”餐饮行业从业者高立华认为。 事实上,今年第二季度的疫情对海底捞国内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占海底捞总收入20%的一线城市市场相继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翻台率下滑,部分门店暂停营业。 而外卖业务对火锅行业并不友好,海底捞二季度一线城市收入进一步受到影响。 招银证券在研报中预测,3月份以来的疫情反弹给海底捞带来了外部风险,并将 22/23财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8.8%和0.8%,以反映我们对22年上半年餐厅客流量和员工成本更保守的预测。 至于海外业务分拆上市,能否改变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业内人士认为,海外餐饮业务亦处于恢复期,还要等到全球消费回暖后,才有望为海底捞带来收入亮点。 可以确定的是,为了应对疫情反复的影响,海底捞已经开始关店节流。 据在研报中预测,6月26日,公司一至三线城市门店数量(不包含存续但停业的门店)分别较21H2财报数据再下降27家、14家、51家,下降比例分别为10.9%、2.68%、9.12%。预计海底捞优化门店的效果将在22H2开始逐步体现,并传导至利润率,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次海外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这将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继海底捞、颐海国际后,第三家上市公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25亿千瓦
- 胜捷企业前9个月收益同比增长35%至约1.35亿新元
- 七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全链条监管:明星不得为电子烟、药品等代言
- 扰民无底线,谁来管管狂轰乱炸的AI推销?
- 吉林:“皇封村”“爷仨小烧”等5批次酒类样品不合格
- 子公司签订195亿元硅片采购大单 和邦生物盘中大涨超6%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 品牌分化加剧
- 上海试点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
- 快讯!俄媒:普京与戈尔巴乔夫遗体告别,献花并鞠躬后离开
- 康希诺生物11月1日耗资约3345.09万元回购约17.01万股A股
- 浙江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 私募基金成为重要机构投资者
- 两天超500万元!汪小菲“发疯文学”后,麻六记赢麻了
- 取暖产品订单排至明年,中国“过冬八件套”为何走俏欧洲?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价格跌幅较大 空单可逢低止盈
- 澳联储已连续两个月放缓加息 转向信号要来了吗?
- 2022全球数商大会11月25日开幕 将发布数据要素市场6大成果
- 四季度宜轻大盘重个股
- 刚刚,央行重磅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 工人日报:“简单明了”理应成为“双十一”的诚信底色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