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流拍!厦门集中土拍继续遇冷,6家民企上场无一斩获
不出意外,又见遇冷这次又是流拍央企、国企包圆。厦门 5年期LPR再次下降、集中继续家民首套房还可继续“打折”20个基点、土拍民营房企信用保护工具落地……近期,企上更大力度的场无房地产支持性政策出台,但房企的斩获拿地信心并未立马提升。 5月26日,又见遇冷18家房企现身厦门2022年第二轮集中土拍现场,流拍包括宝龙和金地在内的厦门6家民营房企。但民企拿地积极性不高,集中继续家民竞得人仍是土拍国企、央企,企上合计拿下9宗宅地,场无成交总金额达198.7亿元,另有1宗因无人报名而流拍。 本轮厦门集中土拍,仅有4宗地块溢价成交,溢价率介于0.49%-14.44%,其中3宗位于岛内的湖里区和思明区,1宗位于岛外的集美区,而5宗底价成交和1宗流拍地块均分部在岛外各区。厦门岛内包括湖里区和思明区,思明是老城区,而湖里则是厦门特区的发祥地,这里是厦门经济最好,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 不过,热度最高的地块并非位于岛内,而是岛外的集美新城,一共有14家房企竞拍,这也是民营房企兴趣最大的地块,参拍民企高达5家,该地块达到价格上限10.3亿元后,13家房企进入摇号阶段,最终保利“中签”成为竞得人,溢价率达到14.44%。克而瑞分析指出,由于该地块周边交通、商业配套环绕,区域内存量低且地块体量较小,是有望实现高周转、高利润的优质地块。 时代财经了解到,在本轮厦门集中土拍中,保利斥资28.2亿元斩获2宗宅地,建发和厦门轨交集团亦分别以50.9亿元和66.6亿元的总金额各自竞得2宗,其余3宗的竞得房企分别为联发、华润和国贸市政联合体。 虽然国企拿地仍是多城土拍的现象,但厦门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拿地房企以保利、华润、建发和国贸等规模型房企为主,今年厦门的两轮集中土拍呈现出相同的特征,平安证券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这是市场具有韧性的表现。 本轮厦门集中土拍呈现的另一个特征是小型地块较受追捧,克而瑞指出原因是“房企资金持续承压”。时代财经了解到,报名参拍房企数量达到3家以上的地块一共5宗,占地面积全部低于2万平方米,仅有1宗地的成交总价达到41.3亿元,其余介于7.4-24.1亿元。 近两个月,厦门房贷利率下行、贷款审批提速,预售和资金监管政策放松以助房企加快销售回款,而5月24日还松绑了住房限购政策。不过,参考首轮集中土拍可知,本轮集中土拍显示多重利好并未能明显带动市场回暖。 时代财经了解到,3月24日,厦门开启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出让共计9宗地块,仅2宗底价成交,2幅触顶摇号,总成交价将近153.65亿元。 克而瑞分析道,本次限购放松主要支持了刚性住房及多孩家庭改善住房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扩容了客户池,但目前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细则尚未确定,加之政策边际效应的减弱,故此次政策更多的是信号的释放,对于销售市场的提振作用尚未可知,这也是对本次土拍提振作用相对较弱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苏州。4-5月份,短短一个月内,苏州限购、限售门槛一降再降,第二次调控政策力度最大,但在该政策公布的同时,苏州也迎来今年的第一批集中土拍,但房企并未被激起竞拍兴趣,15宗地块虽然全部寻得买家,但仍有11宗底价成交,对比去年第二、三次集中土拍,是次土拍结果是继续遇冷。 根据厦门的最新购房政策,二孩及以上厦门户籍家庭可购买第三套房,非厦门市户口只需提供半年以上工作证明等资料即可在岛外购房,此前需要在厦稳定就业1年以上,且签订了3年以上劳动合同。 不过,随着更大力度的房地产支持性政策陆续加码,厦门销售有所回暖。克而瑞厦门的数据显示,4月厦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4.7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4.67%,但同比仍下跌54.3%;厦门二手住宅成交2164套,环比上涨4.95%,同比下跌24.65%。前4月,厦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5.64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6%;二手住宅成交7404套,同比下跌8.82%。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越秀服务:越秀防疫故事 | 是他们,汇聚疫情防控的火炬力量
- 直播带货“翻车”,主播该担何责?
- 拆解显示,2023 款苹果 MacBook Pro 采用了更小的散热片
- 美股1月大涨是个好兆头!以史为鉴:全年超八成概率上涨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美指周一上涨在108.00之下遇阻
- 4倍次新大牛股洪九果品突然崩了,近三日跌42%,股权高度集中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舜宇光学、万国数据跌近6%
- 光大期货:1月31日软商品日报
- 俄罗斯和缅甸签署小功率核电站项目论证备忘录
- 直播带货“翻车”,主播该担何责?
- 时报观察丨各地开足马力拼经济,下好经济“先手棋”
- 华尔街VS印度首富,做空对决仍在继续......
- 证监会:高红明、高远涉嫌对宁夏远高实业信披违规 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五百万元罚款
- 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小龙坎控股集团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 掀翻迪士尼,Netflix的30条“成事笔记”
- 近2500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 新能源和医药行业驶入增长快车道
- 新浪财经与CCTV-1《大国品牌》共同推出“绿色品牌行动计划”,金风科技总裁分享低碳发展成功经验
- 荣昌生物上市后首份成绩单巨亏11亿 两新药入医保后放量不及预期
- 看好兔年投资机会,外资“超配A股”
- 第四起!苹果再次因隐私问题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