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原标题: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兼顾将定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多重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目标搞好跨周期调节,货币兼顾短期和长期、政策准调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向精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兼顾将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多重不超发货币,目标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货币更高质量的政策准调支持。
专家表示,向精为稳定经济增长、兼顾将定保持物价稳定,多重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提高前瞻性、目标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大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年内加速落地。持续发力“宽信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提高政策前瞻性有效性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快落地见效,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等一系列举措将在四季度集中显效,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要抓住时间窗口,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同时,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前述人民银行报告提出,巩固和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增长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是下阶段货币政策发力的一大方向。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说,预计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伴随经济回稳向上,有效需求将回升,可能带来滞后效应。正如前述人民银行报告所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若总需求进一步复苏升温可能带来滞后效应。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
受滞后效应影响,高增的M2可能将促使物价水平抬升,这对货币政策稳物价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目前海外面临高通胀,国内货币政策有必要对潜在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持续发力“宽信用”
为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并提振市场信心,业内人士预计,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宽信用”。
近期,抵押补充贷款(PSL)呈现连续净投放态势,释放出“宽信用”信号。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11月以来已通过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PSL的投放无疑是重要的“宽信用”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着眼于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力度,PSL投放规模有望阶段性增加。
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宽信用”成为业内普遍预期。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表示,预计人民银行将依托结构性政策工具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这两大信用杠杆,以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支点,加大对科创、小微、绿色等领域的定向投放力度。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预计消费、科技创新等将成为结构性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例如,在消费领域,可能推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再贷款。在科技创新领域,可能推出为科技创新再贷款提供财政贴息等政策。
金融工具支持料加码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宽信用”政策的重要抓手。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过3.5万亿元,有效满足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补充了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支持了一大批‘十四五’规划内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孟玮说,随着这批项目加快推进,将对促进今明两年投资稳定增长、优化供给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资金支付使用,支持项目配套融资衔接跟进,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年内加速落地,成为货币政策继续发力的重点之一。
明明预计,随着今年新增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逐渐落地,不排除相机另增额度的可能。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后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能再加码,预计明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延续今年思路,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加力、进一步扩大支持规模。
(责任编辑:热点)
- 足球的尽头是芯片?悄然改变世界杯的竟是物联网
- 李宁抄底200年历史Clarks,巅峰时期Clarks每年能卖出5400万双鞋
- 超百名老人掉“投资养老”陷阱 合计被骗2300余万元
- 印度空军总算醒悟了,这次决定要买……
-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 人社部: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 华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20万件 超20亿台手机获华为4G/5G专利许可
- 提前还房贷,他们究竟是咋想的?
- “白酒系”银行再扩容,茅台五粮液们在下什么棋?
- 深圳“车位大战”背后的宝能往事
- 部分中概股盘中表现强势,金融壹账通涨超37%,趣头条、高途涨超25%
- 上交所: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丰富ESG债券品类
- 20cm涨停,叕叕创新高!这个题材大爆发,“从0到1”,业绩高增长概念股名单出炉
- 6月7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