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银行董事增持“被动违规” 警惕“窗口期”变“破窗期”
原标题:每经热评:董事增持“被动违规” 警惕“窗口期”变“破窗期” 部分A股公司的被动违规董监高仿佛盯着闹钟一样,可以“准时”地在定期报告披露节点违规增减持。紫金增持 近日,银行紫金银行(SH601860,董事股价2.71元,警惕市值99.21亿元)发布公告称,窗口公司业绩快报披露时间与部分董监高增持时间冲突,期变期因此被动触发《上市公司董事、破窗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规则》)第十二条“上市公司董事、被动违规监事、紫金增持高级管理人员在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的银行规定,造成窗口期违规交易。董事 有意思的警惕是,为应对股价的窗口疲软表现,紫金银行此前发布了稳定股价方案,期变期部分高管将自掏腰包增持该行股票。出乎意料的是,紫金银行提早发布了业绩快报,造成自家高管的增持陷于违规交易。随后,紫金银行发布致歉公告,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并明示了相关的后续处理计划,即将所涉高管的股票禁止交易期延长半年。 7月以来,中报陆续披露,上市公司窗口期违规交易情况也密集出现。据统计,7月以来已有、、和等公司就窗口期违规交易事项发布致歉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告中,操作违规的主体不仅有上市公司董事、监事等管理人员及其亲属,也包括上市公司本身。比如新凤鸣在窗口期回购公司的股份,也违反了有关规定。 监管鼓励上市公司或者董监高在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进行回购或增持,是为了维护股东和投资者利益。可是,董监高“不懂规则”或者上市公司失误,却导致事件性质变更,并最终演变成违规事件。 笔者认为,窗口期违规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反映出这些公司的内部治理存在漏洞,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专业素养不足。一家对法律法规认知淡薄的公司,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酿成更大的事故。 这些违规的公司,未对董监高的交易行为记录在案,任由公司核心人员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实际上也是一种违规。前述《规则》第十三条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应当制定专项制度,加强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及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申报、披露与监督。”如果上市公司做好交易前申报,交易后定期检查,则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也就不会出现增持变违规这样让人贻笑大方的闹剧。 诚然,上市公司在监督方面固然有责任和义务,但董监高本身的行为规范更应从主观上得到重视,并受严格约束。据了解,当前监管对窗口期违规增减持的处罚力度较轻,上市公司在发现此类事件发生后,多采取“致歉”“内部批评”或者对违规交易的股份限售,即可息事宁人。 鲜有实质的资金或者行政处罚,则可能催生出新的风险。监管层禁止董监高在窗口期交易,旨在打击内幕交易,防止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抢跑”,造成股价剧烈波动后不当获利。但若董监高明知故犯,在窗口期动用非关联关系的账户操作,只要金额不是特别巨大往往很难引起监管注意。这样一来,“窗口期”就被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变成了违规获利的“破窗期”。 因此,只有加大相关处罚力度以警世人并规范公司治理、完善信披制度、塑造董监高正确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引导,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相信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以及监管不断加码打击违法违规行为,A股相关的乱象将越来越少,并真正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有的一床难求有的一人难留,养老院之困怎么解?
- 扎哈罗娃指责北约希望俄乌冲突一直持续下去,赵立坚:北约理应反思
- 发现10多例阳性!请乘坐过这两辆动车的旅客立即报备
- 未将股权重大变化情况书面告知控股子公司 上陵牧业控股股东及相关人员收警示函
- 非农来袭,将推动美联储再度大幅加息?
- 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再创近40年新高 美联储加息预期管理影响市场走势
- 加速卖房、暂缓拿地,正荣地产以时间换空间
- 捷克央行再次加息
- 事关个人养老金,129只产品与37家销售机构名录发布!
- 晋亿实业董秘因这么件“小事”被罚30万 被认为未能保持职业敏感
- A股愚人节,龙头又崩了!
- 京东裁员仍在继续:办理离职员工已排到1000多号
- 英国大玩帽子戏法?将俄油登记到别国就不算违反制裁
- 中银期货视频:股指反弹商品多空交织 饲料下挫黑色强者恒强
- 一季度混基红黑榜:保住正收益就是赢家 中邮健康文娱跌了近30%
- 华夏时评:支持民企投资 专项债“四两拨千斤”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昨日开幕
- IMF高官:对俄制裁削弱美元地位
- 郝少林:如何突破“双减”综合征——从家长到校长的十年感悟
- 是否会出现无法清零?吴尊友:还是能够实现,难度更大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