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通勤市郊铁路宜6至15分钟一趟
原标题:本市出台《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通勤市郊铁路宜6至15分钟一趟
北京日报记者 张楠
为适应北京市市域(郊)轨道交通的北京发展需要,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出台战略目标,《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发布。市域新规范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郊轨计规郊铁新规明确,道交服务于通勤的通设骨干线路,根据客流需求,范通在主要路段初期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不宜大于6分钟,勤市平峰时段不宜大于15分钟。至分钟趟
将构建“1小时交通圈”
市域(郊)轨道交通是北京什么?规范提出,市域(郊)轨道交通是出台连接中心城区、副中心和半径50至70公里的市域新城、城镇组团和跨界地区,郊轨计规郊铁最高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至200公里/小时,道交为通勤客流提供公交化运输服务的通设轨道交通系统。
市域(郊)轨道交通应主要承担北京市主副中心之间以及主副中心与多点新城、一区新城和跨界城镇组团之间以及具有大量出行需求的区县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以服务于通勤客流需求为主,以满足通学、商务、旅游休闲等客流需求为辅。其中,应为城市构建主、副中心70公里的1小时交通圈,30公里圈层45分钟可达。通勤乘客乘坐市域(郊)轨道交通的时间宜控制在30分钟至45分钟。
通勤线路6至15分钟来趟车
市域(郊)轨道交通的站点应设在哪?规范提出,车站分布应以规划线网的换乘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点为基本站点,结合既有铁路、城市道路布局和客流集散点分布确定。车站平均间距不宜小于3公里,在城市中心区及人口稠密区可适当缩小。
一天运营多久?几分钟来一趟车?对于这些乘客最为关注的问题,规范要求,主要服务于通勤的骨干线路,根据客流需求,在主要路段初期高峰时段不宜大于6分钟,平峰时段不宜大于15分钟;远期高峰时段不宜大于4分钟,平峰时段不宜大于10分钟。
接驳设置应满足公交优先原则
下车后的交通接驳是否便利,也是规范考虑的重点之一。市域(郊)轨道交通的接驳方式可分为步行、非机动车、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等,接驳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慢行优先和公交优先的原则。
其中,非机动车接驳设施应区分共享单车停车区和私人自行车停车区。公交车停靠站距车站出入口不宜大于50米。周边公交覆盖率较低的车站宜设置微循环公交的接驳。车站还应结合实际需求和规划用地情况设置小汽车驻车换乘停车场,若周边用地紧张时,可共用配建和公共停车场或与其他类型用地复合使用。小汽车驻车换乘停车场出入口距车站出入口不宜大于150米。
(责任编辑:热点)
- 易会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湖北天门开展限时购房优惠活动,博士最高享10万元购房补贴
- 英国央行无限量临时购债的背后:救市!养老金巨额保证金追缴迫在眉睫
- 郑眼看盘:股指表现乏力 可多关注行业龙头
- 大学教育如何避免“白开水化”
- 净利最高增逾440%! 三季报预告抢先看
- “降糖药”被炒成“减肥药”,减重市场风起云涌
- \
- 2比1逆转德国队 日本队为亚洲球队再胜一场
- 医药股持续反弹 CRO、中药、医疗器械等方向领涨
- 美国股市去年IPO新股九成已破发
- 李楠:分享一个新iPhone使用小技巧 包你流畅使用3年
- 又见千万级罚单!上市农商行“一哥”重庆农商行年内合计被罚1641万元,股价长期破发,曾四次增持稳定股价
- 上半年营收下降3.27%,净利增长55.88% 一致魔芋因供应商问题被两度问询